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2018年-2020年
該立交為重慶市內環快速路與重慶市快速路四橫線——成渝高速公路相交節點,根據《城市道路交叉口設計規程》(CJJ 152-2010)立交設置原則規定快速路與快速路相交,應采用樞紐西環立交現狀為蝶形立交,由于內環快速路整體由26m寬度加寬至41.5m寬度,雙向10車道,成渝高速該段整體拓寬為雙向8車道,已建西環立交已無法滿足內環快速路與成渝高速之間巨大的交通轉換,易形成新的節點擁堵,需重新設計以滿足交通需求。
因此西環立交定位為規模較大,以交通功能為主,快速解決主要方向交通流向,兼顧次要方向交通轉換的全互通式樞紐立交。
(1)結合交通需求和建設條件限制,立交區主線上跨橋單側拓寬:中梁山隧道擴容改造以及內環擴容改造后,中梁山西部槽谷地區與主城核心區的聯系明顯加強,現狀西環立交成渝高速上跨橋雙向4車道的路幅已經不能滿足直行過境交通的需求,將其拓寬改造為雙向6車道,由于建設條件限制,保持成渝高速北側不變,主線向南側拓寬。
(2)提高標準,加強安全性:現狀西環立交平面最小圓曲線半徑僅180m,不滿足規范要求,改造設計整體提高標準,加強行車安全性。
(3)施工期間交通組織優化設計:改造方案最大限度減小施工期間對現狀立交的影響,結合隧道交通組織。確保內環快速路雙向6車道通行的條件下,進行上跨橋梁的拆除還建;成渝高速上跨橋通過搭設便橋的方式保證雙向4車道通行;A、B、C、E匝道均采用在原橋外側修建新橋的方式,交通轉換后再拆除既有匝道橋;G、H匝道原有交通施工期間通過渝遂立交、二郞立交、鳳中立交及周邊路網實現轉換。
(4)兼顧重慶西站進出:新增2條銜接西站的匝道,實現西站與內環快速路、成渝高速的聯系。
(5)平衡功能與環境協調:盡量減少對清水溪河道的影響,減少拆遷房屋和征地的數量,盡可能節省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