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設計院
2017年-2020年
重慶工程咨詢協會二等獎
龍興隧道項目起于唐家沱組團石峰大道,往東上跨規劃石唐大道與現狀朝陽河后,以特長隧道形式穿越銅鑼山,在六縱線騎龍崗立交處接機場南聯絡線東段,線路全長5.35km,采用城市主干路標準,設計車速60km/h。
本項目標準段采用雙向6車道,標準路幅寬度31m,主要工程包括互通立交1座(石唐大道立交),特長隧道1座(龍興隧道,左線長3292m,右線長3307m),主線橋2座(主線1號橋長366m,主線2號橋長210m)。
項目的建成有利于直接連接龍盛組團與機場、空港區域,分流龍盛組團往機場、空港交通,有利于進一步促進主城向東拓展,并向西串聯人和、禮嘉及悅來等組團,成為兩江新區組團間出行的重要通道,同時,串聯中央公園、國博中心、機場、創新經濟走廊,帶動地塊發展,將加強銅鑼山東西側的聯系。
(1)走廊方案比選科學、合理。本項目是實現中部槽谷與東部槽谷的區域協同互補的重要通道,設計中結合銅鑼山兩側現狀及規劃道路進行了多走廊組合比選,推薦走廊具有服務廣、結構好、指標高,矛盾小的特點。
(2)隧址多線位分析。通過隧址線位的多線位分析,確定設置“S形”曲線避讓地表水發育區(東西兩側沖溝、玉峰山水庫)。同時結合等高線、施工場地條件確定洞門位置,隧道洞門均采用削竹式,敞開式結構,利于與現場環境的融合打造。
(3)融合安全設計理念。針對巖溶發育區突水涌水的不良特性,隧道縱坡設計為人字坡,有利于施工及運營期排水,減少進出口工區施工遇突水突泥而引起的傷亡風險。
(4)充分實現服務功能。立交多方案選型,處理好與現狀道路、朝陽河的關系,通過設置輔助車道組合相鄰立交功能,共同實現對周邊片區的服務。
(5)合理的線性設計。通過縱坡及線位優化,在滿足下穿500kV長石I、II線高壓線安全距離的前提下,避免了大開大挖,減少對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的破壞。